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公告 > 健康宣教 >

【博爱 健康】康复治疗,心态比黄金更重要

文章来源:安庆博爱医院

发表时间:2018-03-15 11:25

浏览次数:

  在康复的过程中,保持良好、平和的心态尤为重要。一些慢性患者常因本病病程长,短期治疗效果不明显,或易复发而失去信心,产生较重的思想负担及恐惧、忧虑、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,对身心健康非常有害。殊不知疾病与患者的情绪失调关系密切,情绪不稳定也是重要的致病原因,所以心态的平稳对于康复至关重要。

  

 

  康复治疗是个复杂过程
 

  安庆博爱医院康复医学诊疗中心主任方海斌指出,康复医学的目的不是治愈疾病,而是消除或减轻由于疾病或伤残造成的躯体或精神活动障碍,并尽可能充分协调残存功能达到心理上和功能上的再社会化,其手段以主动性康复训练为主,如物理治疗、作业治疗、言语治疗、心理治疗等。康复过程是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,可以三个字来形容:
 

  1)慢:话说病去如抽丝、康复过程周期长、治疗过程单调、病人住院日可长达数月。
 

  2)常:康复训练治疗频率很大,有的可能每天都要进行,是一种常态化的资料,不像医院治疗是一次性和阶段性的。
 

  3)变:康复治疗会根据康复状态重新评估调整治疗方法,可以说整个康复过程一直在变化之中。
 

  康复治疗心态很重要
 

  首先是耐心。慢性病首先考验的就是患者的耐心。疾病的康复是需要时间的,来势汹汹的疾病,往往康复期也相对较短。但慢性疾病刚好相反,来得无声无息,康复所需的时间很长,同时康复得非常缓慢。如果没有耐心或者急于见到疗效,往往会走入治疗的误区。
 

  其次是信心。很多患者尝试过多种治疗方法,越治疗越觉得没有了康复的希望,也就越失望。低落的心情是对康复没有好处,一定要相信这个病也是可以康复的。慢性病不是绝症,再总会有有效的治疗方法,只要认真的选择合适的治疗途径,认真治疗,就能让病情康复。
 

  坚持治疗。很多患者在病情有所好转后就停止了治疗,这是不可取的。慢性病是非常容易复发的,病情有所好转和症状消除并不代表病灶崩解,病灶的存在才是复发的关键。这个时候再接再励化解病根是治疗的关键。

  

 

  康复治疗不能太着急
 

  俗话说,“三分治七分养”,来康复科治疗的患者绝大部分是中风后遗症、脊髓损伤等患者,都不同程度的有四肢功能障碍、语言障碍、吞咽功能障碍等。这些患者的治疗显效慢、疗程长,有些治疗和锻炼需要长期坚持才有效果。因此,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,患者及其家人都需调整自身心态。方主任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病例:
 

  患者杨先生被诊断为脑出血术后并发症:基底节出血、剥脱性皮炎、高血压病三级。复杂的病情使其先后转入了几家医院,然而都未能治好。今年元月,患者偕同家属抱着希望一起来到了博爱医院康复中心,我们根据评定对其做了周密的康复方案。康复治疗师每天进行指导和锻炼,为了防止患者肌肉萎缩,利用关节松动训练和肌力练习来达到预期效果。一个月过去了,患者家属认为没什么疗效,坚决要求出院。但半个月后又回来了,因为患者病情严重了。我们接着进行运动疗法、偏瘫肢体功能训练、功能性电刺激等项目进行康复治疗。在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照料下,杨先生的病情逐渐好转,体质也渐渐恢复,看着患者的变化,杨先生的家属也对康复治疗刮目相看了。
 

  康复疾病人群及特征
 

  安庆博爱医院的服务对象为各种长期功能障碍的患者,包括脑病康复、骨伤康复、术后康复、残疾人康复、各种慢性病患者、疼痛康复、老年人和急性病恢复期(有可能发生长期功能障碍)的患者。
 

  1.老年人群:老年人有不同程度器官退变(包括内脏、肌肉、骨关节)和功能障碍,这些功能障碍需要通过康复治疗得到改善。我国正在进入老龄社会,老年人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工作对象。
 

  2、慢性病患者:包括各系统脏器的慢性疾病,“患病状态”,活动能力受限,心理和精神创伤。现代社会的各种文明病、三高人群、亚健康也与康复治疗有密切关系。
 

  3、残疾人群体:在视力残疾、听力残疾、言语残疾、肢体残疾、智力残疾、精神残疾、和多重残疾等各类残疾人群体中,大部分残障人士急需系统化的康复治疗、辅助器具配备、日常生活能力训练、职业功能训练指导和康复知识宣教等各方面的康复需求。
 

  4、急性期及恢复早期的患者:康复医学科与临床学科重要的结合点,在许多疾病进行早期及中期时康复介入有利于预防疾病,减轻病痛,消除病因,转化疾病结果。